2010-11-14 趁再到竹南一趟的機會,抽空到竹南的另一座媽祖廟拍照,這一次的目標是后厝龍鳯宮,這座廟很顯見,從國道三到竹南後,往市區方向看可以看到一座媽祖水泥塑像,就是龍鳯宮了,此廟傳說初建於明永曆年間,但實際建成大廟形式在咸豐年間,算得上是座古廟囉,而且香火鼎盛,雖然廟史頗久,但因多次修建將古建築拆除換成新式建材,主結構是水泥結構,僅保有一點點木作,可惜嗎,也還好,這廟停車方便,參香容易,與竹南另一座三級古績---慈裕宮,有完全不同的感覺。修廟時多保留古物對於廟史的建構與古績認證果然是有好處的。
龍鳯宮宮的精神標誌--大媽祖
廟名牌
山門與石獅~~根據形式~~新制的嶺南獅與日本狛犬的混合體~~有人定義這叫做日本獅~~
石獅與狛犬的差別其實很大~~但這石獅的尾巴是很狛犬的~~
廟埕裡的北獅~~氣勢不凡~~但擺放的位置~~很難取景~~
北獅形式~~南獅姿態~~~也是一對新刻石獅~~頭上還頂著不知是何典故的石人像

如果能把典故弄出來~~這獅不失為一個特點~~單就獅本身而言~~力道不錯~~
這香爐很明顯的說明~~這裡是龍鳯宮~~
三川殿前的石獅,形式古,但觸感粗,表情也有點給它呆呆的~~
公獅
母獅
母獅
一定要的角度
另一個角度
拜殿裡的主爐,這對龍,老實說看起來也呆呆的~~
這個角度~~嗯~~一定要拍哦~~
總覺得這龍頭的比例怪怪的~~
古廟~~一定要找古匾~
與天同功 光緒乙酉年(1884)年 鄭如蘭立
惠我無疆 同治壬申年(1872)年
德參乙六 參(這個字打不出來,用參代) 道光戊申年(1848) 這匾很特別~~因為有字看不懂,整句也看不懂~~才疏學淺~啊~
垂慈篤祜 咸豐2年(1852年) 這字寫的得強壯,用這句讚揚媽祖~~貼切~~
恩同覆載 己亥年--1959,1889 不知道哪一年,看得懂嗎~~嗯~~好詞~~
一景
龍鳯呈祥 單純是為了呈現廟名而立的匾嗎~~
廟的樑柱結構 有木作 石作 水泥作~~所以~~廟史古~~卻列不入古績~~修廟者當往千百年思索啊~~
這鰲還蠻生動的~~
池塘裡~烏龜真是多到不行~~
廟值得一看~~也值得去思索~~神威顯赫啊~~